微信

微博

抖音

搜索

您的关键词

教育动态

近日,由教育部高教司主办、列入《教育部评审评估和竞赛清单》的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以下简称"工创赛")全国总决赛圆满落幕。 机电工程学院代表队在本次大赛中表现卓越,首次在全国总决赛中斩获二等奖,同时在广西赛区选拔赛中荣获1项金奖、6项铜奖,刷新了学院在该国家级赛事中的历史最好成绩。

国赛突破:历史性斩获二等奖

8月,全国总决赛在大连理工大学举行,来自全国417所高校的1135支精英队伍展开激烈角逐。我院滕瑞彬、梁家亮、肖杨明俊、符海霞四位同学在裴占武、陈进武老师的指导下,凭借"太阳能电动车"项目的创新设计和稳定发挥,在总决赛现场沉着应对各种挑战,高效完成机械加工、电路调试等任务,最终荣获全国二等奖。作为教育部高教司主办的三大国家级赛事之一, 此次获奖标志着我院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了在该赛事全国总决赛获奖零的突破。

区赛争先:一金六铜彰显实力

在4月举行的广西赛区选拔赛中,我院学子与区内31所高校的1241支队伍同台竞技。经过激烈角逐,由滕瑞彬等同学组成的团队凭借创新的能源管理系统和出色的现场表现夺得金奖,并成功晋级全国总决赛。其余6支队伍在"太阳能电动车"和"飞行器设计仿真"等赛项中也表现优异,均获铜奖,充分展现了我院学生扎实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校赛选拔:精心组织孕育佳绩

自2025年2月校赛启动以来,学院高度重视赛事组织工作,依托"新工科"建设成果,广泛动员机械设计、智能制造、机电工程等专业学生组队参赛。经过严格评审,7支优秀队伍从校赛中脱颖而出,代表学院参加区赛选拔。备赛期间,学院工程训练中心与专业教师团队联合指导,针对赛题要求优化技术方案,强化学生跨学科协作能力。参赛队员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作品设计、加工与调试,为后续比赛奠定了坚实基础。

育人成效:实践创新双轮驱动

我院始终秉承"立德树人、交叉融合"的育人理念,构建了从基础实践到专业创新再到工程应用的递进式培养体系。近年来,学院持续投入专项资金升级工程训练中心设备,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案例,组建由青年教师与行业专家构成的指导团队。此次大赛中,学生不仅展现了扎实的专业技能,更在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中体现了工程伦理与社会责任感。金奖项目"太阳能电动车"团队将环保理念融入设计,获得评委高度评价,充分体现了大赛"交叉融合工程创新求卓越,守德崇劳制造强国勇担当"的主题精神。

未来展望:深化工程教育改革

学院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进一步推进"新工科"建设,强化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下一步将扩大跨学科竞赛团队规模,增设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前沿赛道;与龙头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引入行业最新技术标准;完善竞赛成果转化机制,推动学生创新作品向实际产品落地。学院将继续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为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培养更多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为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贡献力量。

此次佳绩的取得,是我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生动实践,也是对学院工程实践教育成果的充分肯定。机电工程学院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不断提升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工程教育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来源:机电工程学院

作者:刘华国|一审:杨华|二审/编辑:刘亚宁|三审:李雨思

上一条:国奖+15!我校学子在2025年中国大学生飞行器设计创新大赛中再创佳绩

下一条:我校举行2025年来华留学生开学典礼

最新动态

  • 微信
  • 微博
  • 抖音
举报方式
举报电话:(0771)12388
举报网站:http://guangxi.12388.gov.cn/
来信来访地址:桂林市金鸡路2号桂林航天工业学院飞天楼531室
联系我们
学校地址(Add):桂林市金鸡路2号邮编(Postcode): 541004
电话(Tel): 0773-5863280传真(Fax): 0773-5863286
招生咨询电话(Tel): 0773-2253028

版权所有@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ICP备案号:[桂ICP备05001199号] 前置审核编号:桂JS201408-004 桂公网安备450305020001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