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微博

抖音

搜索

您的关键词

媒体桂航


近日,第五届全国钱学森班(院、校)工作论坛在重庆召开。钱学森教育工作委员会冠名管理委员会主任曲麒富宣读了关于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以下简称“桂航”)设立“钱学森班”的批复文件,桂航校长助理樊勇从钱学森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钱学森先生之子钱永刚教授手中接过“钱学森班”授牌。

钱学森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钱学森先生之子钱永刚教授向桂林航天工业学院颁发“钱学森班”班牌。陈欢 摄


桂航自2024级“钱学森班”正式获批以来,积极遵循钱学森先生“集大成得智慧”的教育理念,依托学校学科优势及航天行业资源,致力于培养具有深厚工科基础、卓越创新能力、广阔发展潜力和高综合素质的高端航天人才。通过一系列富有开创性的探索与实践,桂航在培养新时代航天人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宝贵的“桂航样本”。


高点起航:赓续红色血脉,筑牢航天报国之基

“钱学森班”的诞生,是一次对科学家精神的崇高致敬与传承。时值钱学森先生归国70周年,经先生长子、钱学森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钱永刚教授亲自考察与鼎力支持,在各级政府与航天企事业单位的共同关注下,广西首个“钱学森班”在桂航正式落地。钱永刚教授亲自担任名誉班主任,为这个承载着特殊使命的班集体注入了深厚的精神力量。

办学伊始,桂航便确立了“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培养原则。秉承钱学森先生“集大成得智慧”的教育真谛,学校为“钱学森班”精心构筑了一套立体化、全方位的培育体系。此体系不仅集结了校内顶尖师资力量,引入了行业前沿的科教资源,更构建了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广阔交流平台。

为将育人目标落地生根,学校匠心独运地设计了涵盖党性教育、科研训练、工程实践、体能锻炼、美育熏陶、劳动淬炼等多维度的20余项具体培养举措。每一项举措均配备清晰的执行蓝图与量化指标,勾勒出一幅精准细致的人才成长“路线图”,确保每位学子在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均能获得系统且卓越的提升。

在钱学森归国70周年纪念活动上,钱永刚与桂航“钱学森班”学子在一起。陈欢 摄


知行合一:融汇理论与实践,锻造航天英才之翼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钱学森班”的人才培养模式,核心在于打破传统课堂的壁垒,将“知”与“行”深度融合。

在首期学习阶段中,班级的足迹遍布祖国大地。在西安、遵义等革命圣地,学子们重温往昔峥嵘,于行走的历史课堂间深切体悟红色基因,将爱国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芜湖、贵州等地的国家重点航天企业,学子们与一线工程师、科学家面对面交流,近距离感受大国重器的雄浑力量与航天人的无私奉献,极大地拓宽了专业视野,激发了投身航天事业的热情。

与此同时,班级还积极组织爱心帮扶、校内艺术展观摩等一系列社会实践与美育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团队协作能力,更滋养了他们的人文素养与审美情趣,切实践行了钱学森先生所倡导的科学与艺术融合的“大成”之道。

在中共一大会址,钱班学生重温党的来时路。陈欢 摄


硕果初显:学研并进成绩斐然,彰显卓越育人成效

经过一学年的不懈努力,“钱学森班”的创新培养模式已结出累累硕果。学生们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节成长,展现出非凡的潜能与竞争力。

在学业成绩方面,该班表现尤为突出。得益于钱学森实验班的严格选拔和培养,15名学员在专业年级学分绩点上稳居第一,21名学员在综合测评成绩上排名榜首。此外,18名学员因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综合素质,被学院推荐参评国家奖学金;1名学员成功获得前往马来西亚国立大学的交换生资格。这充分体现了他们在追求科学真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卓越表现。这些数据不仅是个人努力的证明,更是培养体系科学性与有效性的有力佐证。

在衡量创新能力与实践水平的学科竞赛方面,“钱学森班”的学子们屡创佳绩,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1项、省部级奖项4项,彰显了该班在培养空间信息拔尖创新人才方面的卓越成效。更可喜的是,已有学员作为第一作者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实现了从知识吸收到知识创造的跨越。

此外,由班级成员深度参与编排的爱国主题舞台剧《钱学森》成功展演,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科学巨匠的传奇人生,引发了校园内外的广泛共鸣。

这些多元化、立体化的成果,既是学子们个人勤奋与才华的结晶,更是桂航“钱学森班”创新育人模式生命力的鲜活写照。它们全方位展现了“钱学森班”学子在迈向高素质航天人才道路上踏出的坚实脚印,也生动诠释了“大成智慧”教育理念的实践力量。

在情景剧《钱学森》中,钱班学生演绎钱学森精神的当代传承。陈欢 摄


展望未来:聚焦国家战略,续写育人新篇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钱学森班”的探索之路任重而道远。展望未来,桂航将继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化“钱学森班”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校计划进一步整合校内外的教育与科研资源,为学子们搭建更高层次、更广维度的成长平台。通过设立专项科研基金、建设“导师+项目”双驱动的科研训练体系、邀请更多院士及行业领军人物开设前沿讲座等方式,持续激活学生的创新潜能,点燃他们的科学探索热情。同时,将进一步加强与航天院所、高新企业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引领学生在攻克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真难题”的过程中锤炼才干、铸就品格。

更重要的是,学校将始终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持续加强对学生爱祖国、爱科学、爱航天的高尚品德与家国情怀的培养。通过大力弘扬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核心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引导学生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立志成为既精通尖端科技,又拥有高尚品格的航天事业可靠接班人。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的“钱学森班”正遵循钱学森“集大成得智慧”的教育理念,依托学校学科优势及航天行业资源,致力于培养工科基础宽厚、发展潜力大、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高端航天人才。通过参与返回式卫星设计实践、航空马拉松赛事等活动,学生们在实践中全方位锻造综合素质,为航天强国事业积蓄青春力量。这不仅是对钱学森先生教育思想的最好传承,更是对“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深刻回答。我们有理由相信,从这里走出的每一位学子,都将怀揣着“航天梦、强国梦”,在未来的星辰大海征途中,为服务国家航天强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源源不断的“桂航力量”。


原文链接:https://apph5.cloudgx.cn/article/sync1989245309324701696

下一条:【广西日报】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巅峰对决 我区获1个一等奖和3个二等奖

最新动态

  • 微信
  • 微博
  • 抖音
举报方式
来信请寄:桂林市金鸡路2号桂林航天工业学院飞天楼531室
邮编:541004
来访请到:桂林市金鸡路2号桂林航天工业学院飞天楼531室
举报电话:(0771)12388
网上举报:http://guangxi.12388.gov.cn/
联系我们
学校地址(Add):桂林市金鸡路2号邮编(Postcode): 541004
电话(Tel): 0773-5863280传真(Fax): 0773-5863286
招生咨询电话(Tel): 0773-2253028

版权所有@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ICP备案号:[桂ICP备05001199号] 前置审核编号:桂JS201408-004 桂公网安备45030502000159号